(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王智远同学 来源|王智远(id:z201440)
19世纪,二十五岁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放弃所有社交,她认为绝大部分外界信息,于她,无意义。
她在日常生活之余,每日写诗,三十年写出1775首诗歌,她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诗:
「we turn not older with years, but newer every day.」翻成中文:「我们并非年复一年地变老,而是日复一日地焕然一新」。
这段话说明什么?不论你生活是否坦荡知足,还是焦虑不堪,都会在某个时刻,开始追求更大的“自我认识”。
我们不仅需要寻找什么构成真实的自我,还需放弃长期以来误以为的身份和形象,这一切需要在“探索自我模块”的知识上实现。
▍什么是自我发现
edward higgins在“自我偏差理论”中提出人有三个自我。
实际自我是目前状态,理想自我促使我们努力拼搏,应实现自我是给自己的基本要求,很多时刻,人的焦虑和痛苦,来源于几种自我之间的差距。
一方面,当意识到实际的我,与理想的我差距太大时,就会觉得自己穷尽一生都无法改变那个理想的自己。
另一方面,假设“实际的我与应该实现的我”都有差距时,我们就会怪罪自己,陷入内耗中,认为连基本动能都没有,实在太差劲。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三个自我的关系,合理利用每种自我的作用,帮助自己更好的发展。
心理学家喜欢从哲学出发,经常说,照亮我们的守护神(真正的自我)是发现的最终目标,这个真正的我与“实际的我”不同,它是每个人独有的内在力量,是成长的深层次源泉。
也就是,它支撑一个人本性潜力自由,健康无内耗,无心理压力的发展。(horney,1950年,p。17)
话说回来,“我是谁”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容易回答,人们总是通过“我觉得我是谁”和“别人眼中的我是谁”来帮自己找到头绪。
如果对“自我探索”没有基础概念,这种办法往往会让自己陷入高要求,或者消极状态中,甚至破罐子破摔。
比如:
职场中,我身边一位不自信的同事;身边有两类人,一类经常说“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另一类表示“不自信就要多锻炼”,他常把这两种思想嵌入到脑中,反而对社交、表达越来越小心翼翼。
诚然,“自我”就像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一小部分,如同,我表现出来的口才不好,演讲能力不行,内敛害羞等。
冰山以下部分的“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难以测量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部影响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到关键性作用。
学习心理知识,性格的形成,就是深入“认识自我”的过程,所以,作为寻找真实自我过程一部分,我们最终正在努力确定这三件事(waterman,2011年):
而他们都共同指向一个关键词,即“自我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此概念由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提出。
也就是,把自己众多想法、人格统一起来,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能够回答“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等关于自我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能带来什么呢?
其一:不会太在意别人眼光
就像每次过年回家,七大姑八姨都会因为“儿女”到了结婚年龄,没有找对象的事,一顿教育,一些人时常因为观念影响,不知道自己如何选择。
其二:做事更加坚定方向
当你试图抱怨,就会想到“为什么要出发”,当面对棘手工作,不会想着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享受”完成后的价值感“。
因此,寻找真实自我,应该是“指那些直观和理性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潜力、价值被挖掘,认识被打开,最终达到个人内外一致目标的地位”。
▍自我探索难在哪
我认为,教育方式、家庭教养、和自我探索本身,是对探索行为影响比较大的条件。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把一个人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一个青春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
首先,童年期与父母相互尊重,有稳固感情基础,同时父母给与更宽松空间的孩子,更可能获得探索的认同感。
那些和父母关系过于亲密,总被忽略情绪价值,完全听从安排,从不敢挑战权威的孩子(可能将挑战视为叛逆、或不对),很难做出寻找自我的尝试。
其次,12-18岁青春期间,我们最大挑战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确立意味着个人对自身有充分了解,能够将自我批评和他人评价进行整合,确定理想和价值观念,对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完成个人成长。
但现实情况,这样的探索过程被各种课程占据,教育以升学为目的(制度化教育),大大减少很多课外活动,以造成孩子对未来发展,亲密关系、宗教信仰的挖掘缺失。
再者,自我探索任务持续伴随终身。
受到“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我们总觉得一个阶段任务达成,危机解除,便可以一劳永逸,事实并非如此,即使人们在某个阶段,获得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改变。
如同;
从20岁看30岁的你,从30岁看20岁的你,认识角度完全不同;即便此前有过答案,只要涉及原有认知和新环境发生冲突、或者人生面对一些机遇,及大转折(就业、结婚、生子),“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会重新出现。
所以,探索并非一成不变,你也不必因某个阶段,看不清自己的行为选择而自责,那么,探索整个过程到底是什么样?
心理学家marcia根据“探索”与“承诺”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种不同状态。
这种状态已经获得一种“基础认同感”,但是,认同并非自我尝试得出的结论,而是从他人(父母、领导)要求中得来。
对于他们而言,寻找自己过程中几乎从未经历过“危机”,也非常怕危机,显得小心翼翼,对别人最大特点是“尊敬“(对权威的服从)。
看似追求的事情十分坚定,按照规则办事,然而坚定背后十分脆弱,一旦听到别人对自我的负面评价,很容易陷入否定状态。
有一种人每天犹豫不决,魂不守舍,外人觉得他们脑子像慢半拍,实则他们内心很“混沌”,正处在寻找下阶段自我的过程中。
有时,上一秒做的决策,下一秒因某个观点,立刻就会转变,我认为用“纠结”二字形容最佳不过,既看不清处境,也不确认未来发展是否准确。
延缓迟钝
与混乱不同,延缓开始注重内心,努力进行高阶段探索,但还没有得到合理的答案。
比如:一些30岁的人开始思考,工作意义是什么?热情度为什么逐渐消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热爱在哪里?未来真正想要什么?
迷茫焦虑的人最能感同身受,因为主观上已经感受到外界的冲击,但又不得不改变,美国心理学家麦丽卡(james marcia)认为,他们有可能在经历探索后达成目标,也很可能再次回到开始状态。
达成目的
形成自我认同的人,会在经历探索危机后(高探索),获得清晰认识,开始对特定阶段目标、信仰、价值观,有新思考并做出承诺(基于对自己的了解,认定努力的方向)。
接下来,面对机遇和困难,也更能根据内心做出决策;面对坎坷与阻碍,也不至于一蹶不振,全盘否定自己的努力和方向。
每个人都会遇到上述四种状态,但并非都能穿越阶段,影响穿越最大因素是“认知”和“取舍”。
现在对探索的基础认知已经全部呈现,有关事情取舍,你可以站在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和沉没成本(sunk cost)角度思考。
我们到底该怎么进一步探索呢?别着急,开始前,你需要先做两方面内在基础觉知。
▍两方面基础觉知
在支持的家人、朋友、恋人和社群面前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发现真实本性,这是因为温暖和鼓舞人心的氛围,促进内心的安全感和价值认同(horney,1950)。
同时,他们也提供了拥有自己感受和想法自由的空间,为此你可能需要:
找到支持氛围
找个长期固定安静的地方,以方便反思或写下想法、加入兴趣社群(绘画,写作)就能得到一堆人助推,大家目标也许不同,但至少在某些环节上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三年前我开始做自媒体,总陷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
为了克制懒惰,我参加一个21天自律打卡活动来培养习惯,小组要求大家每天交作业,满勤可返还部分金额,整个周期下来,我不仅拿到奖励,还成为最积极的一名。
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时,一定记得与那些不能鼓励你行为、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或贬低你的人,设定界限。
识别你的漂移
与其说漂移,用“闪念、念想”更容易理解,通过关注喜欢做的事和大脑潜意识想的事,更能挖掘自我,这些潜意识来源你的基因、成长和经历(pagedar,2021年)。
脑袋静止时,漂移往往会出现,试着把它们记录下来,傍晚看看“理想的你”占据部分多,还是往事部分多。
试着注意,导致你滑入“闪念”的活动,考虑哪些是具备天赋,哪些是瞎想,哪些没有奖励,依然具备想做的动力源;并且,注意当你对某事具备强烈个人责任感,或如何执行某事,背后独有的愿景是什么。
▍探索的16个问题
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探索阶段,自我探索方法有很多,始终离不开这4大方面,我把每个方面分别提出四个关键问题,你可以进行对照。
其一:发现自我问题
你认为阶段关键问题是什么?
目前发生了什么?(例如,做某事感觉持续出现负面感,因为什么)
现在从事的主要工作有快乐、轻松吗?(快乐和轻松不同,有些轻松并不快乐,有些很快乐并不轻松)
有什么可以改变、改进或摆脱当前不满意的情况?如果没有,你如何接受现在的情况?
其二:探索价值观上
大五人格,你是哪一种?你有自己的职业选择观和价值观吗?是什么(如果没有,尝试找一找,至少每项保持5个底线标准)
这些年,你是如何生活在没有“自我价值观”之外的?
你认为做什么事,对改善世界有责任感?或者说做什么事情会有使命感?
现在过的好吗?下阶段做什么事,能够超越现在的生活状态?
其三:恐惧和勇气问题
你最害怕什么事发生?
生活中到底有什么恐惧出现?
如果把自己的害怕行为当做实验,会发生什么?(如:很多人不敢离职,怕找不到工作,假设真离职你会做什么)
对于哪个待定的决定,你能多用10%的勇气采取行动?
其四:考虑有价值的体验
童年值得怀念的有什么?(哪件事,有什么启发,会带来何种感觉?)
你上周学到了什么启发?(这些启发是亲自经历,还是道听途说,未验证就是伪认知)
对你来说,是什么让生活更值得?(超越自我、努力工作、让生活有保障、提高个人能力、家庭幸福?)
你是否想出去走走?(一年打算出去多少次,需要多少钱支撑,如何实现这次旅行?想和谁一起去)
这四个方面,足以找到混沌的原因,帮你从中找到答案,当然,每个维度都有一个连续谱,更深一步的探索包括诸多组成部分。
就像:
大五人格中你属于内向性,内向指的是什么?理性、冰冷、多变还是更习惯安静和独处?再或,如何探索写出的价值观,与行动是否一致,日常挖掘还是时刻警觉。
所以假设有需求,不妨就某个模块的知识更深入一些学习,记住一句话,直面你的内心。
另外,作为任何自我发现之旅一部分,花点时间内省非常重要,为此,日记和工作表都非常有帮助,我把它总结成三表,你可以进行参考。
其一:自我意识表
具体来说,这些问题更进一步涉及你的才华/优势、价值观,以及更真实的障碍。
其二:优势挖掘表
品质和特质与众不同,恰当使用它们状态表现会更好,问问自己,我是吗?找出5个优点、2个弱点,以及希望哪些活动能够发挥这些优势,时刻注意它们。
其三:反思三件事
假设你想更深入一些,请思考,如果你有一个月空闲时间,你会用来做什么?你希望别人知道关于你的哪些事儿?最近做了哪些对你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事等。
有时我们会忘记,什么定义了自己,你可以对比上述问题,用一个清晰的画像来描述。
▍反思过程更重要
你也许经历过这种感受,“这不是真正的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理想的自己,我并不开心,除了这些负面情感外,还可能会把理想建立在外部标准上。
当一个人的生活,和真实自我之间出现巨大差异时,会经历与自己的疏远感,即便成功获得奖励,自己对情况也会不满意。
比如:
学生感到来自父母的压力,获得满意的成绩,并且报考有声望的法律职业,但工作后发现,这并不是我喜欢的职业。
或者,著名的歌手、演员,会习惯将真实的自我与表演时,获得的声望、地位和社会认可放在同一层面。
甚至,家族企业中,当儿子想要创业,父亲会默认他有义务接管自己公司的事,他们并不喜欢这一切。
所以,反思过程比探索更重要。
当无法与真实的我保持一致,就必须花精力理解缺乏幸福的成就感,这种伪装下的努力,会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waterman等人,2010年)。
也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并非追求想象,或外人期待的样子,而是,更现实地理解自我优势与局限性,这样才能避免消极心理,从而自我实现。
▍更好地达成目的
为了某个阶段发展,我们会觉得探索后的一言一行、做决策立刻就要做出改变,其实并非这样。实现“自我认同”是在不断探索选择过程中获得,这三个方面,更能让你达成想要的目的。
其一:大胆的去尝试
自我认知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认为,当我们审视自我时,许多情况恰恰相反,这也叫“我思故我在(i think,therefore i am)”。
就像,送走丢失的钱包,内心觉得诚信度会上升;将垃圾袋丢进垃圾桶,会觉得自己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卫士;购买最贵的咖啡后,假定自己是咖啡专家。
数以百计的实验验证这种观点,并且还发现,我们知道某个知识后会根据行为、判断,思考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得到的结论都存在偏差。
该怎么办?
大胆尝试,断然采取正确行动。因为“知和道”建立在反馈回路上,你能意识到某些问题,并不同等立马行动时就会改变,只能在环节中破和立。
其二:关键叙事练习
叙事,即“叙说故事”。向内探索后,可以认知到身上部分优缺点,因为它强调构建,所以就需要将问题潜意识化,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起到日常警示作用,让人变得更自主,有动力。
比如:
这些不规律的习惯,我正在改变吗?我期望所做的事情,要到达什么结果?让身边人变好的三件事,打算什么时候实施?我想用三个标签概括自己,日常在这样做吗?我要学习的技能,打算什么时候用?
可以把问题再深入化,时间具体化;对一天生活想象的越深,越细节,越能帮自我了解渴望什么样的生活,以及各方面价值取向、偏好等。
一般来说,具体问题1天内重复1-2次,就能有所收获,这种了解,反过来在大胆尝试中,又能帮你做出眼前种种选择的改变。
事实上,许多成年人都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迷茫,困惑,感到惶恐又怕问题来临,只要大胆识别,就能很好做出改变。
其三:分化熟悉场景
有时候看不清自己,是因为和身边人过于亲密,受到朋友、圈子的影响,想要真正看清属于情绪、认知、和行为举止,就需要努力辨别一些情景。
就像,哪些是他人要求的,哪些是自我感受的,哪些是别人期许的,哪些是自我选择的,不妨试着在内心提出这些问题,做出思考。
我以前有个小习惯,闲暇之余喜欢刷朋友圈,后来发现“信息”流动潜移默化也会影响决策,一些自认为厉害的人说了什么,发了什么,自己可能就会随之附和。
当把这种习惯替代成“看书、看新闻后”,眼前世界瞬间明亮许多,毕竟你以为的掌控大脑,不是大脑在操控你,而是信息在影响你。
结合问题,大胆尝试、关键叙事练习、分化熟悉场景,三点基础上循环练习,你的探索效率要比别人事半功倍。
总结一下:
任何人都可以采取这种措施,只要好奇心、自我质疑能力还在,探索剥夺不了重要的东西,反而让愿景、核心价值观,内在真理更加一致。
文献参考:
[1].21个练习(2018)365自我发现期刊:一年的反思和发展。
[2].达文波特,b(2015年)自我发现问题:155个突破性问题,以加速大规模行动。
[3].eudaimonic身份理论:身份作为自我发现。在s。施瓦茨,k。luyckx,&v。vignoles(编辑),身份理论和研究手册(第357-379页)。斯普林格。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p32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 copyright © 1998-2023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