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icefighter 来源|天玑情报局(id:qiqilibrary)
去年,美国华尔街发生了一件让人惊奇的事情。
一生践行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在牛市中却跳楼自杀,为什么?
international value advis(iva)联合创始人沃克斯(charles de vaulx)是格雷厄姆的忠实信徒,秉持价值投资理念青睐于投资那些被低估和冷门的股票,并且从未偏离过自己的深度价值投资方法。
沃克斯和他的合伙人chuck de lardemelle一度将公司规模做到了200亿美元的巅峰。
拥有数亿美元身价却自杀,为什么?
纽约邮报(nypost)援引一位与相关人士的话称,
“这从来不是钱的问题,查尔斯是一个有很多狂妄自大的复杂人,他觉得他没有完成价值投资的使命,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一方面,我挺佩服这种不惜用死亡去捍卫信念的理想主义者,另外一方面,我也不能不感叹进化的残酷。
环境巨变会导致企业和个人都遭遇关键的命运转折点,不进化就淘汰,生物进化和商业演化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我曾经在文章《西班牙股神如何靠自学成为投资大师,近几年又如何一败涂地?》中提到,西班牙股神弗朗西斯科·加西亚·帕拉梅斯(francisco garcía paramés)在自己的著作《长期投资》( investing for the long term)中介绍自己的投资风格,早期走的是低估价值投资路线,喜欢低估值的小公司,后来他开始学习巴菲特风格,更加重视公司的质量而不是价格。
只可惜,他的进化不够彻底,在自己成立基金的实际操盘中,并没有完全模仿巴菲特,导致这几年的投资业绩都是巨亏。
企业可能面临商业环境的巨变,处于生死危机时刻。
个人也可能在职业发展,身体健康等方面面临危机。
有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成功破解关键危机,但是更多的企业和个人都只能被危机淘汰。
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哪里?
其实,最根本的区别应该来自于思维。
思维有各种漏洞,思维方式不够系统,导致很多企业和个人,在面临环境巨变时,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从而被残酷淘汰。
今天我们来看美国it传奇大佬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andrew s. grove)的亲身经验。
他让英特尔度过历史上最危险的一次生死危机,跨越关键的命运转折点,让英特尔一举成为芯片界最传奇的公司。
他究竟有什么独特的思维方式呢?
他的书名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在我看来,这个书名是我见过最名不副实的。
在我的印象里,偏执狂是追求不成功便成仁的,赌性疯狂,有很多人偏执成功了,但是我们看不到,也有很多人偏执却失败了。
那么,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是否是夸大其词,过于夸张了偏执的意义呢?
真正看完这本书,才发现,其实这本书的核心是如何应对变化。
能够成功应对变化的人首先要善于承认错误,学会低头,学会妥协。
而偏执的人往往都是傲慢或者是迷之自信的,它们不会低头,不会认错。
所以,这本书的书名有点令人误解,但是副标题倒是非常精辟。
“how to exploit the crisis points that challenge every company”
如何利用危机时刻,如何抓住命运转折点?
查理芒格十分喜欢进化论。
“common stock investors can make money by predicting the outcomes of practice evolution. you can’t derive this by fundamental analysis – you must think biologically.”
公司和生物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适应环境变化的产物。
环境发生巨变,物种如果不能适应,就会淘汰。
企业面临环境的巨变,如果不能抓住“战略转折点”进行战略调整,也会淘汰。
所以,牛逼的企业家,首先强在危机意识。
微软比尔盖茨是一个典范,他说过“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
华为任正非是另外一个案例,《华为的冬天》里提到,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安迪.格鲁夫所谓的偏执狂,其实是和微软比尔盖茨,华为任正非一样的危机意识。
书中写道,
“正是担忧促使我每天查看电子邮箱,寻找问题:客户的不满,新产品发展趋势的下 跌,骨干人员的不良情绪等等。正是担忧促使我每晚仔细阅读商业报纸上有关竞争对手最新动态的报告,并撕下一些兆头不祥的文章,等待次日的后续报道。“
我们所处的环境,天天都在变化当中。
这些变化当中,只有“10倍速变化”(a“10x”change)才是至关重要的。
“10倍速变化”就意味着“战略转折点”(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s)的来临。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和个人,如何发现10倍速变化和抓住“战略转折点”都是一门必需课。
曾经主导过英特尔从存储器到cpu芯片的战略转型,让英特尔起死回生的安迪格鲁夫,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个,要接地气,亲自去接触变化,而不是高高在上。
“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亲自去接触变化的风向。我们要深入我们的客户,不论是那些现在已有的客户还是那些有可能因为我们目光短浅而失去的未来的客户。我们要深入基层的雇员,鼓励他们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知道的情况。我们要征求那些以评估和评论我们职业的人的意见,比如记者,还有金融界的人物。把地位颠倒一下,反过来问他们一些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比如有关竞争对手或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
第二个,要训练自己的直觉,不完全依赖数学和逻辑,因为新事物早期信息不完全,必须在充满不确定性下做决策。
“你要在情报尚不完全、情况尚不清楚的时候就采取行动。即使是那些平常笃信科学管理方法的人,也不得不靠感觉和个人判断来行事。可悲的是,一旦卷入了战略转折点的急流,就只有感觉和个人判断能够作为你的指南了。好消息是,虽然是你的判断将你送入了困境,但它也能救你出来。关键在于训练你的直觉,使你能够在众多信号中把异常信号挑拣出来。这些信号可能早就出现了,只是没有引起你的重视。“
第三个,不要因为新事物很粗糙就去否定它。
书中列举了乔布斯next和电脑制造商dec(数字设备公司)的失败案例。
当乔布斯于1985年离开苹果公司时,他希望创造出“新”一代的超强硬件,比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界面功能更好的图形用户界面,比麦金托什能处理更高级任务的操作系统。结果,一个不起眼的对手出现了,那就是微软。windows并没有麦金托什先进,更不用说和next界面相比较了。但它价格低廉、又很实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运行于廉价而功能日益强大的个人计算机之上。
1984年最大的小型机制造商dec(数字设备公司)称pc机为“廉价、短命、不十分精确的机器”。dec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闯入计算机领域时,市场占主流的是大型机,而它开发的是设计简单、价格低廉的小型机。当出现新技术变革时,dec公司——当年挑战大型机世界的革命者却开始抵制这次变革。
第四,要有长期跟踪变化的思维。
每天那么多变化,究竟哪些变化是有价值的信号,哪些变化是没有价值的噪音?
很多时候,只有通过持续跟踪才能知道。
“ibm的核心技术人员告诉在英特尔和其他公司工作的同行,日本半导体厂家正在投入巨资大规模生产半导体元件。用他们的精良设备制造出来的产品,其性能要比用普通的技术制造的更优越。这些设备上用以鉴定芯片属性的不是普通光,而是x光。“
“从ibm和英特尔对x光技术威胁的反应上可以看出,前者视之为“信号”,而后者视之为“噪声”。我们决定不采用x光法。“
“在信号和噪声之间并不存在百试百灵的区分法。正因为不存在这样的区分法,我们所做的每一步决定,都需要时时回头检验。10年前,我们认定x光技术不是一个10倍速因素,但是,我们还是得时时留心观察它,看它是增长、减少,还是原样不动。“
第五,局外人思维。
人或多或少,都有斯德哥尔摩症候(stockholm syndrome)。
或者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如果把自己设想成局外人,会发生什么?
也许就不会屁股决定脑袋了。
“我还记得1985年的一天,那时我们已经在漫无目的的徘徊中度过了一年。这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意志消沉地与英特尔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谈论我们的困境。我朝窗外望去,远处,大美利坚游乐园的“费里斯摩天轮”正在旋转。
我回过头问戈登:“如果我们被踢出董事会,他们找个新的首席执行官,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戈登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我死死地盯着他说道:“你我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然后回来自己做这件事呢?”“
书中也解释了一个现象,企业为什么在出现战略转折点的时候,喜欢用“空降兵”来接替原有的高层管理者。
““空降兵”未必比原来的领导精明能干。他们只有一点优势,但却至关重要:和那些一生为公司效力、对公司的点点滴滴都牵肠挂肚的人相比,这些新经理不存在情感上的难题,因而更能不偏不倚地做出决策。”
企业面临关键的命运转折点时,需要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去应对。
个人职业和个人生活面临关键的转折点时,也是一样。
书中对职业转折点提到了一个案例。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时,一个商业记者采访了作者。
这个人曾经是一位银行家。
但是有一天,当他来到银行上班时,却发现银行已经被并购了。
他失业了。
他决定去当股票经纪人。
然而,不久网络经纪公司开始出现。
这个人的几名客户离开了他。
这位老兄决定趁早行动。
他一直对写作怀有极大的兴趣,并且也有这方面的天赋。
他开始做一名商业记者,这是一份不太赚钱的工作,但是却不太可能被技术所取代。
书中提到的生命转折点的案例更加有借鉴意义。
1994年作者体检时,发现一项叫作psa(前列腺特效抗原)的检查结果不正常,检查结果为5,而正常值是0~4。
高于psa正常值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的警报。但这仅仅是可能,并不意味着一定是。
于是安迪.格鲁夫开始到处拜访医生,并自己学习医学论文,了解相关的知识。
有篇文章里提到一本由一名前列腺癌患者和他的医生共同写的一本书。他订购了一本,发现书中全面地列举并综述了各种治疗方案,原本地反映了文献中的种种矛盾,却没能指出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案。
他给认识的医生打电话,得到一堆各种治疗方法的权威医生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他从阅读最原始的文献入手,把前列腺癌书中列举的参考书目都让妻子到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借回来。
他阅读医学论文,总结论文中的数据,或将不同文章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当有什么新的参考文献引起兴趣时,就让妻子去图书馆捎来。
每一次就诊都会引出下一次就诊,每一篇文章都会引出更多的文章。
他读到了一种放射技术,即把带放射性的种子直接植入前列腺体内。他给放射性种子生产厂家的技术服务部打了个电话,从他们那儿得到不少信息。
正是因为自己花费大量时间获取了最全面的医学知识,安迪.格鲁夫才能让自己获得了最好的治疗手段,度过了一次人生的关键危机。
我们看了书,学会了一些理论,但是如果不能知行合一,再好的书也是浪费。
看了安迪.格鲁夫这本书,我们在实践中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呢?
文中提到的第三条经验,不要因为新事物很粗糙就去否定它。
举个例子,电子烟诞生这十多年,很多人因为电子烟的粗糙简陋,认为它没有前途。
但是没想到,十多年时间,却诞生了美国juul,中国思摩尔,relx悦刻这样的巨头。
文中提到的第五条经验,局外人思维,则更加有价值。
在危机时刻,很多人其实智商是合格的,他能意识到正确的方向是哪条道路,但是为什么最后他的决策却没有选择正确的道路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他缺乏断舍离的勇气。
不能勇敢的告别过去和现在,就无法顺利的迈向未来。
局外人思维就像一种巧妙的思维hack,可以让我们摆脱这种犹豫不决的选择困境。
“假如另外一个人处在我当前的位置,他会怎么办呢?”
“假如我没有任何的包袱,现在从头开始,我会怎么办呢?”
“假如我明天就要死了,我今天会怎么办呢?”
局外人思维其实也给我们投资股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不要觉得公司找一个外来和尚当空降兵就一定是坏事。
文中提到的第一条经验,要接地气,亲自去接触变化。
说白了,就是要热爱学习和实践。
巴菲特和芒格爱学习,美团王兴爱学习,微软比尔盖茨爱学习,英特尔安迪.格鲁夫爱学习。
我再补充一个非常引人思考的例子。
united waste inc. (联合垃圾公司)创始人bradley jacobs是一个连续创业者。
他最后一次创业是设立了联合租赁(nyse:uri)这个设备租赁巨头。
在正式决定进入设备租赁行业前,jacobs与他的团队花了3年时间,对50多个不同的服务行业进行了深度的调研。
创业之前花费三年时间调研,牛不牛?
设备租赁行业需要大量并购中小企业,这些小公司财务报表不完整,隐性负债理不清,并购时很容易踩雷,怎么办?
jacobs阅读了5年的贸易杂志,下载了数百家租赁店的网站,并聘请了一家私人调查公司。
对于投资,这种接地气的学习精神需不需要呢?
照样不能少。
大部分人投资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太懒惰了。
缺乏真正去深入研究问题和求证疑点的精神,思维方式。
只想着买某个公司股票赚钱,却不想花费时间去深入了解这个公司的方方面面,来龙去脉。
据说股票牛人林园,一年花费几千万购买医疗领域的各种数据库信息。
人家花了这么多金钱,能第一时间掌握各种医药,医疗器械的最新动态。
我们普通人没有这么多资源,但是也可以尽量用低成本的方法搜集数据。
除了投资和创业之外,个人生活需要这么强大的学习精神吗?
当然需要。
安迪.格鲁夫在面临癌症的危机时刻,并没有随便去找几个好医生,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他们。
难道他没钱找到最好的医生吗?
问题是,再有钱的人,也不一定能找到最好的医生。
因为医学太复杂了。
安迪.格鲁夫自己去读各个专家的书籍和论文,拜访各个名医。他甚至打电话给相关医疗器械厂家,去获取第一手的信息。
安迪.格鲁夫的这种精神真的非常宝贵。
对比之下,我们看看前不久国内的新闻,抗疫医生艾芬找了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副院长做一个普通的眼科手术,结果“右眼近乎失明”。
我们至少可以明白一件事,看病随便让身边朋友介绍熟悉的医生,或者找某位名医,可能都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
不管是投资,创业,工作,生活,健康,我们都难免碰到各种危机。
如何处理危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有的人,成功化解了某个危机,从此人生命运发生巨变,成为精英。
有的人,被危机所击败,从此一路沉沦,成为金字塔的底层再也爬不上去。
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andrew s. grove)处理危机的方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推荐大家阅读他的著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天玑情报局(id:qiqilibrary),作者:icefighter
p16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 copyright © 1998-2023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