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
《管理吐槽大会》专栏·第16篇
本期音频 | 李盐 高级笔记达人 | 了了
轮值主编 | 智勇 责编 | 少将 值班编辑 | 金木研
本期直播嘉宾:徐薇,原永辉超市财务总监,北京财得得财税咨询创始人。
2021年底,一份重磅文件引起各企业主的热议。由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公告2021年第41号文件提到:关于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一律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
该文件的“查账征收”是相比较过去的“核定征收”而言,以某区举例,同样是权益性投资,合伙企业查账征收方式税率最高可达35%,而核定征收方式减按10%来确定核税基数,实际只有3.5%,相差高达31.5%!
这个政策会影响到非常多过去在投资领域使用该方式筹划股权投资收入所得税的企业;也会影响到以这种形式参与企业投资,筹划分红税的企业。
其实2021年下半年以来,很多地方已经陆续开始取消,比如上海,个人独资企业中涉及持股和投资的部分企业已经接到通知,转为“查账征收”,同时要求对账面收入提交相关成本费用凭证。
比如天津,某知名私募基金因涉及合伙企业有权益性投资,2020年产生的所得税,2021年申报地方财政留成的税收返还政策后,一直处于“等待通知”中,截止12月初仍未收到财政返还,也透露出可能会有相关政策出台的迹象。
前段时间,“薇娅税务”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薇娅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如此巨大的金额,又是触及和违反了哪些税务规定?是否会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可以看到,税务政策越来越成为长期主义企业关注的重点,财税工作也越来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只顾着向前奔跑,在财税上不下功夫,那么“踩坑”就难以避免甚至成为必然。
此时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并不是落井下石,而是要一起学习,发现自己的财税盲点,以及吸取事件的前车之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一、从薇娅税务风波看我国税务政策
1.税务的宽严相济
① 政策宽松的部分
首先,薇娅税务事件在税务部门的通报中有清晰的一句话,根据“经营大数据排查”,发现不正常交易信息,继而展开税收清查。
在数字时代,每个企业和个人的一举一动,税与非税,每一笔进出的大额资金交易,甚至开的每一张发票,都会有清晰完整的链路呈现,都在一只“天眼”的无形监控之下。
而且,在税务局的金税四期系统里,与之前的金税三期相对查的时候,可能比对出一些不太符合逻辑的数字。
薇娅属于绝对头部的网红主播,甚至一度超过了李佳琦,她的交易额在平台上都有明确告示,税务局的专管人员很容易发现差异问题。而且每次“双11”过完以后都有排名交易额,通过税务系统的查询,就能显示出所缴税与销售额的符合度。
另外,售后系统也会自动预警,向企业问询税额过低造成的原因,要求自查补税。
薇娅之前也接到过几次这样的问询,她曾自查主动补税实缴5亿元和主动报告的少缴税款0.31亿元,处0.6倍罚款计3.19亿元,占查实偷逃税款78%。
所以,涉及到自查补税,税务局会认定其情节比较轻,也就属于宽严相济当中宽的部分。实际上,所给予的罚款是0.6倍,不足一倍的罚款,的确是在非常轻且宽的范围内。
② 政策严格的部分
首先,没有主动申报的收入即其隐匿的收入。所有关于税的处罚中,隐匿销售收入是第一大问题,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有关销售收入。薇娅被查到隐匿收入偷税但未主动补缴的0.273亿元,这部分就处以4倍重罚,罚金1.09亿。
在此,大家要能get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我国的税务鉴定和税务监管机构,即便发现企业不合规,还是会发出询问给予机会,希望能够自查补缴。
这个时候,企业主就应该立即警醒,要真真实实的把自己的收入梳理一遍,确实没申报过的,一定要抓紧在这个机会期内申报,也是自己给自己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其次,做虚构业务类型,薇娅被查到对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偷税少缴的1.16亿元,处1倍罚款计1.16亿元。
比如电商公司,电商主播最主要的收入来自坑位费和带货佣金。在黄金时段播30秒的保底收入叫坑位费,需要一次性缴纳5万元。之后的直播带货,将按销售额比例的20%提成。
如果把这两项收入转到核定征收的合伙企业,变成经营的核定收入,即个人合伙企业的合并收入。
因为合伙企业的核定收入税率极其低,是个位数的税率,必然会产生实际与真实税率之间巨大的差异。
当税务局掌握证据后,认定类目发生了变化或做了不合规的筹划。即使以低税率缴过了税,无论是税收筹划公司的问题,还是当事人的不懂法,此处将是一倍的罚款,但与恶意或有意识的偷逃部分相比少了很多。
另外,今年全国各地核定征收合伙企业的政策在陆续取消,因为核定征收政策的税率极其低,较之于其他正规上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存在不太公平的现象。
2.是否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有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到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薇娅事件首次被税务机关按偷税予以行政处罚,且此前未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若其能在规定期限内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则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若其在规定期限内未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税务机关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两个关键:
首次初犯,没有任何过往的犯罪记录。
罚款及时全部缴齐。
3.合规的企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过于聚焦“裸奔”(不缴税)方面的事情,特别影响企业的注意力。
没有一个头部企业或优秀的企业即非常有中长期价值的企业,存在大规模偷税漏税行为。反而是那种活得不怎么好的企业,频发各种偷税漏税状况。
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账面上有两或三个点的净利润,为什么一算合规成本以后,可能就显示亏损。其实,一家企业死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上了税,而是没有了核心竞争力!
从业多年,看到了很多类似的税务事件,包括之前范冰冰事件对影视公司的影响,包括上次营业税纳税人改为增值税纳税人等,营改增以后,很多小企业死掉了一批。
其实,存量市场就这么大,活不下去的企业倒下,市场机会就扩大。
从这两天流传的玩笑中,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薇娅往长江上打了个鸡蛋,李佳琦就喝到了蛋花汤”的内涵。目测李佳琦最近的粉丝上涨率,就不难理解,只要你合规做事,完全可以从增长的部分中,把合规成本消化掉,甚至能够大赚。
回顾历史,总结发生过的诸多案例,劝大家一定要合规。只有合规的企业才是有野心的企业,因为想做更大、更长远,一锤子买卖行不通。
所以,我发自内心建议大家不用太过焦虑,要抓住合规的机会,相信国家会给这方面的红利,这就是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薇娅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1.正确认识
① 打工人
作为一位打工人,要去合法合规的企业上班。
一家合规的企业,既能表明创始人长期经营这家企业的决心,又能体现出个人的心胸与格局。这样的企业能给员工足够的安定感,心理的安定是高于一切的,员工自会产生长期服务的意愿。
② 企业主
作为一位企业主或创始人,要明白企业绝对不会因为合法合规就死掉,一定是因为没有了核心竞争力。
2.端正心态
一定要先合法合规,如果目前没做到,还没必要恐惧。
要理解税法的整个核心精神和设计逻辑,不是让企业死而是要给机会。如果目前不合规,还是有改正的机会。
而且,越早合规成本越低,越滞后合规的成本越高,风险系数越大。
如果早期就已经合规,注意力永远都不会停留于偷税漏税上,而是聚焦在主营业务上。即便以后主营业务遇到非常强的合规政策,还是能活下去,不至于一合规就死掉。
我相信国家还会继续减税降费,大家赶紧利用这个机会逐步合规起来。
一定要明白的是,虽然不合规不会马上死掉,但那是国家在给机会,自己也要给自己机会,相信自己一定能合规,不仅能活下去,而且能在更广阔的市场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善用政策
其实不合规比合规的成本还要高,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很多政策不了解。
有的企业主很生硬地做一些“裸奔”(愣不缴税)的动作,例如很多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抵减等很多部分都没有被关注到,也确实是不懂。
为了少缴税天天睡不着觉,实际上缴的税比合规企业还要高。其实,真正的税负率是有非常多的扣除项目,偷漏税这样的操作不划算也没必要。
例如,企业每个月营收在15万以内,可以免增值税;一年的净利润在100万以内,可以减半征收,按最低的2.5%征收。
企业所得税指的是一年的净利润在300万以上是25%,如果是在西部地区是15%,如果是高新技术企业是15%,如果是重点软件行业,还可以享受减免。
国家还有很多政策,建议大家一定要多学习了解,掌握好、用好政策。
同时,也得稍微重视一点财务人员,时不时给企业的财务人员加点“小鸡腿”(多学习),让他们专业起来,帮助企业既合规又能够把成本控制下来。
4.正确认识财务工作
建议业务人员懂些财务知识,财务人员也要更多的理解学习业务。大家各迈出一步,最后就能把价值贡献的不同链条形成共同体。
① 重视财务环节
一定要重视财务团队的建设,相信专业人员的产出,避免因不专业所造成的浪费与风险。
在帮助一家企业进行合规中了解到,这家企业一般纳税人本身是合规的,主要问题是税负太高,大概有800多万的税负。
进场深入了解后,发现这家企业有大量的知识成果,并且形成了一些自用自研的软件。这块业务公司是没有做过筹划的,国家有针对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一些支持政策,而且国家以低税负支持国产软件。他们先后投入1600万研发了自己的软件,广泛应用于公司内部及下属各地分公司,甚至有些供应商和客户也在用他们的软件。
因为不知情,他们并没有成立软件公司,也没有按照软件公司申请,更没有想到享受软件行业的低税率。
通过充分的了解与合理调整后,800多万的税一下就变成了100多万,完全合理合法的,没有任何不合规的地方。
曾遇到一位创始人,听了我一天的公开课后,然后就问了我一个问题,说老师你这一天课我也没怎么听懂,就想问一件事,我们公司要不要招个会计?
沟通中了解这家公司有两个亿的销售收入,现在的会计工作是这位创始人学旅游的外甥女在做。我当时就懵了,两个亿的销售额居然还没有聘用专业会计。
信任度真的无法代替专业度。财税是非常专业且严肃的工作,表面上看好像有为公司节省成本,实际因不专业早已造成巨大的浪费。
在有规模的时候,要相信专业人员的产出,要重视财务团队的建设。
② 创始人要懂财务
创始人不懂财务知识,就代表对所涉及业务没有认知。例如无法理解财务团队产出500万价值的专业性,很有可能认为财务工作每天只是打卡上班而已,而且其专业的产出也无法被最大化的应用。
例如,我曾遇到过一家头部电商,其公司的所有财务税务方面的会议,财务部是不参加的,只有老板和他的助理,再加上行政三个人参加。财税公司所有的专业人员都不允许参加,原因是这些专业人员都是外聘的,不值得信任。
这种不尊重专业的做法,确实挺让人无语。
作为创始人,脑子里对专业这件事情要敬畏,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可以以信任来替代,或者通过想象来替代,这真的会让你“踩坑”。
所以,要有财务方面的认知,才能够管好团队,才能够对团队的专业产出做出正确的判断。即便创始人自己不去做财务工作,但一定要懂。
③ 财务人员需要激励
懂得尊重财务专业人员的产出,能给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一样的激励和绩效。因为他们也产出了专业价值,也是管理合伙人,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他们通过与其他人员的合作,为公司产生了非常大的合规健康发展的效益。
很多企业都是业务人员工资和弹性部分的产出绩效定得非常高,而财务人员全部都是死工资,没有一分多余的钱。即使他们为企业创造了很多税收正规筹划方面的一些利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绩效激励。
④ 让财务人员介入业务中
建议公司的创始人,要让财务人员更多的介入到业务中。
比如,vivo这家公司,业务部门的会议室永远向财务敞开,财务就更加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只有在了解业务模式的情况下,才可以结合业务模式做出合理的税收筹划。
因为税收筹划不是独立的,一定是在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做,必须要业财结合。如果脱离业务做税收筹划,就有可能是两张皮,就是虚构。
如果业务是带货,实际按带货佣金缴税,而非经营所得。避免出现业务与财务的脱节,一定要让财务人员介入业务,能够知道业务最新发生的情况,才能够业态结合又业财一体化的筹划好公司的财税,为公司创造健康的价值。
三、企业该如何提升财税工作能力?
1.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特别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是一位日本人写的,叫《会计拉面》。虽然目前绝版了,但在网上还是可以看到电子版。就是在一个拉面馆的日常场景下,讲财务基础知识,涉及到所有的会计知识,阅读起来通俗易懂。
每一个税务局,尤其江、浙、沪、北、上、深的税务局,都有自己的公众号,还有自己的微信群,有的还有钉钉群,这些群里面都有财税机器人,基本的常规问题都会答复,这些都是免费的税务局日常服务。
税务局的12366纳税咨询服务热线,可以打电话询问一些税务问题,法律法规方面的税务知识,也是免费的。
如果12366热线坐席繁忙老打不通,特别推荐大家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的微信公众号,会定期推出一些短视频,宣传最新的,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政策。
比如去年餐饮业免税、旅店业免税、旅游业免税等,都会制成短小的动画视频向大家传播。
2.体系化思维
① 业财数据吻合
财务数据是业务数据数字化的表达,业财完全吻合,才能够还原到真实的业务场景。知道业务发生什么,就能够知道财务结果,财务结果必须能够反映业务的真实状况。只有拿到真实的数据,才能够开始分析,以确保最终判断的正确性。
② 业财互通
分析的核心就是战略目标一定要到财务目标,财务目标一定要到业务目标、业务目标一定要到管理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目标,又包括非经济目标;既包括定性目标,又包括定量目标。
比如企业有计划要上市,就坚决不能存在税务不合规的状况。如果无违规纳税证明都申请不了,即便少缴一点税,后期一定会影响公司上市。
战略目标是通过财务目标的指标体系体现,财务指标一定关联到业务指标。比如财务中有销售收入的科目,销售收入在电商业态里由“来客人数”“客单价”“复购率”组成。
如果想把财务结果做好,就得想方设法让类似这样的指标项目持续增长。
例如让页面能够更吸引眼球,让直播更吸引用户,以提升“来客人数”;通过用户画像或其它有效工具,通过分析对价格进行合理调整,以提升“客单价”;做好售后回访等工作,以提升“复购率”。
只有把这些业务目标动作做对了以后,财务结果才会变好。
③ 解码体系
管理经营的目标,即拆解成管理经营动作,只有动作做对了,业务目标才能够实现,业务目标实现了财务目标就实现,财务目标实现了战略目标就实现。
企业从上到下完全是一个一体化的贯穿动作,而且一个动作都不浪费,是一个非常系统化的管理分析体系。
解码路径:战略目标→ 财务目标→ 业务目标→ 经营目标
只有把战略目标定下来(利润增长or市场占有率),财务目标才能明晰的转化成业务目标,业务目标相应的分解成经营目标,最终,通过一系列的运营服务和闭环赋能逐步达成体系目标。
④ 突破认知
财务人员不仅要热爱业务,还要懂管理,真正能从财务的专业角度,帮助公司把业务做好,用专业来做好业务,而不是用专业只做专业。
越跨界学习,越能看到不同的维度。不同层面上的突破,主要来源于自身认识的突破。如果无法突破认知,就会拘泥于原有的思维不能自拔。
如果期望更好的发展,一定跳出财务看财务,跳出公司看公司,跳出行业看行业。就是真正要能有这种跳出的思维,才能够对自己过去的认知有所突破,才能够更多的学习已知之外的未知。
因为,很多体系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体系外的知识帮助解决的。
3.业财结合看问题
① 财务源头就是业务场景
解决一个收款问题,要能看到销售端;解决一个付款问题,要能从采购端看起。
比如采购流程始于谈判,谈判完了要签合同,签完合同才会下单,下单之后才收货,完成收货即应付账款形成。
应付账款的问题一般有两类,如果数量不对,要想到是不是发生在物流端;如果金额不对,实际上是发生在谈判端。
所以,要从末端解决财务问题,因为财务结果是数字化反应,要把结果做对一定得找到源头解决,源头就是业务场景,这个时候成本反而是最低。
如同在企业里某位员工做得不好,派另外一个去检查,最后发现事还是没做好,问题是要把事做好,源头要找对。
② 对业务要敏感
我是会计出身,刚工作时不懂业务,对数字也不敏感,拿到数字就仅仅是加工数字。最初开始做商业分析(要结合财务报表做分析),在公司加班熬夜好几天做分析,结果我老板一眼就能看出错。我当时真是崩溃又委屈至极,心想为什么几天几宿的成果,如此毫无意义。
后来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对业务不敏感导致对数字不敏感。所以,自己看数字就是数字,而人家看数字却是业务场景。业务的发生以数字化反应,依据数据就会知道问题所在。
数年的历练之后,很多企业的合伙伙伴问我怎么那么厉害,一看报表就能够说出商业模式。其实是报表会说话,而不是我有多厉害。
再回到“薇娅事件”,从税务来看,直播带货业务不难懂,很容易看出整个缴税和业务规模、盈利规模不匹配所产生的错位,税务模式与业务模式不匹配等等问题。
所以,要重视财务团队的力量,创始人得有业财相结合的认知,企业才能够有更开阔的心胸容纳处理好合规问题,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不断升级思维方式
① 不怕“踩坑”
业财互通能让业务人员感受到来自财务的各种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解决方案,协助打开盲区的分析,避免“踩坑”的预警提示等诸多价值。
连续创业者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踩的坑”足够多。其实“踩坑”不见得绝对是件坏事,“踩坑”反而能引发彻底的思考,想透了以后可能就是脱胎换骨。
希望每一个事件的当事人在痛定思痛之后,能够总结出自身最底层的核心能力,诸如选品、运营等能力,仍具有开创另外一个商业模式的勇气,或者能迁移和应用原有能力于别的商业模式上。
只要努力朝正确的方向重生,仍是位非常优秀的创始人。
② 财务工作的跃迁
举一个例子,陈生强——京东金融集团ceo,前京东商城cfo。
2007年4月,陈生强先生加入京东集团,曾任京东商城首席财务官(cfo),在公司财务管理、投融资、系统化建设、管理整合与优化等方面成绩斐然,建立京东集团经营分析体系,为集团的高速发展和健康运营做出了杰出贡献。
2013年9月起担任京东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京东互联网金融团队的组建及业务发展,带领京东金融实现在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众创、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海外事业、城市计算等11大领域进行布局,各项业务均高速增长并与京东集团实现协同,让公司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
当年陈生强面试后提出,他的月薪必须在2万以上!这一点让刘强东无法接受,因为他自己当时的月薪才1万7,而且他明确要求新人的工资不能比老人高!2万每月聘一个会计,对当时的刘强东来说很难接受,京东当时毕竟也比较穷。
然而陈生强3个月的试用期还没满,刘强东就忍不住感叹:2万块钱的人果然比5000块的好用。从此以后,陈生强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京东“月薪比老板还高的会计”。
据说陈正强曾把每月经营分析会,开得震惊四座。不仅能从数据中展示出商业发展机会,而且还能指出具体需要完善的优化空间所在。
他曾通过应用投资分析模块,协助京东规划和预算未来发展的蓝图和规模,争取到新的基础办公空间环境。
如果仅局限于会计人员的思维,是无法从cfo转型成为ceo。只有融会贯通财务、业务、战略,三位一体化的统筹高度,才能够把企业引领入光明之境。所以,优秀的底层素养与独立的深度思考能力,是跃迁的必要条件。
结语
我们要相信新商业会到来,除了技术的变革,还有文化与环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公平,越来越公正。
过去,为了快速发展,那些讲诚信与守法守规的企业反而不好活,而那些不讲诚信又不守法不守规的企业好像活得比谁都好。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在新商业里会看到国家从每个行业都在抓源头,不管从明星还是网红,亦或触及到垄断的组织。国家正在逐步清理与打造高质量、健康、有秩序的行业新景致,而非过去的乱中取利。未来,还是会更公平、更公正。
所有事件的发生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感谢那些“踩雷”的当事人(并非有意而为之),警示我们从中有所借鉴。
同时,也要祝福那些“踩雷”的当事人,相信一切能变得更好。在这样互相鼓励与帮助的商业环境下,中国一定能真正高质量的稳健发展。
新商业环境中,要相信公平是迟早的事儿。
曾经犯过错,相信及时改正仍然有机会再发展。
相信这个时代合规一定不会被时间所错过。
只要合规一定会有相应的补偿,能得到相应的市场机会。因为,要看到市场给的机会点,明了合规促进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要能够把核心领地的城墙构筑更高、更坚实,绝对可以更长远地发展。
理念与行为要保持一致性,所有管理背后一定要符合最基本的文化假设。
相信,合规不会亏待谁,一定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社区,微信最具价值排行榜:职场榜第一、总榜前三。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超过10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p43 q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 copyright © 1998-2023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