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去年下半年,比亚迪发力猛追特斯拉的情景搅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云,那今年下半年最凶猛的那条鲶鱼,一定是问界。
今年6月1日,问界官方发布消息称,问界m5累计交付量达到11296辆。
这款由华为和赛力斯共同发布、被业内戏称为“华为亲儿子”的增程式汽车,创下创新品牌单款车型交付量最快破万的纪录——87天。
同样的增程车型理想one,达到这个交付量花了20个月时间。
2个月后的8月,问界m5加上新车问界m7的交付量超过10045辆,实现了单月破万的佳绩。
与之相比,公开“手撕”问界、怒喷余承东的长城旗下魏牌汽车,整个上半年全系累计销量只有21985辆,作为一个被长城寄予转型厚望的品牌,这个成绩单的确有点惨。值得一提的是,就这21985辆的销量,有一大半还是前3个月贡献的。
到8月,魏牌全系销售只有3091辆,只是问界m5这1款车的一半不到。
在9月6日的新品发布会上,华为趁热打铁,发布了问界m5的电动版本——问界m5 ev。发布后仅仅6小时,问界m5 ev订单量就突破了30000单。
对于一辆起售价高达28.86万元的国产新能源车型,这完全称得上是现象级爆款。
就连赛力斯背后的小康汽车也实现了逆袭。
光是去年和华为合作的消息落地,在大a市场徘徊不前、将近2年不曾尝过20元以上滋味的小康股份,在短短1个月内就突破了45元关口。
在问界m5的火热下,小康股份更是一路飙升到90元水平,相较与华为合作前,涨了3倍有多。
如今其市值在1000亿元上下,已经稳稳居于国内前10车企之列。
要知道,在燃油车时代,小康只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边缘角色,靠着卖几台商用面包车在细分领域苟活,和现在完全是2种光景。
问界能取得这个成绩,凭什么?
1、华为,很重要?
首先,你可以说它产品力过硬。毫无疑问,它赛力斯的外壳里包裹的,完全是华为的灵魂。
除了外观受限于原型车赛力斯sf5,不能大改之外,其内部系统可以说是,电机、电控采用的是华为driveone平台,系统引进了鸿蒙智能座舱、huawei sound音响系统等全套华为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鸿蒙智能座舱。如果你上网搜问界m5的相关车评,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日常车主,无论是褒是贬,几乎所有人都会提一句“鸿蒙车机是市面上最好的车机”。
不过,问界m5大卖的真正原因还不是这个,而是因为它时时刻刻向外界展示着,它是一台“华为汽车”。
虽然赛力斯方面声称自己不是为华为做代工,但是却在除生产以外的环节尽一切可能保持低调。
而华为虽然一直声称不造车,却在除了生产以外的一切环节一再凸显自家品牌的存在。直面消费者的营销环节,更是其“造车”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果是,你在一切可以看到问界m5的公开场合中,都可以感受到华为强烈的存在感
——想要看车试驾,请去华为智能生活馆;咨询问界销售,他们会直接告诉你这是“华为汽车”;身为华为高管的余承东公开为问界m7站台,怒怼质疑其外观的人“比较low”。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感受到,你买的是一台“华为汽车”。
正如小米已经证明过的生态链模式一样,当一辆车摆进了华为门店,谁是真正的生产商就不再重要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汽旗下的极狐品牌。
曾几何时,极狐才是华为的“亲儿子”。早在2017年,北汽蓝谷和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双方共同设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去年华为震惊世界的l4自动驾驶演示视频,也是在极狐阿尔法s车型上拍摄的。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井喷的2021年,极狐只制定了相当保守的1万辆销售目标,结果最终只实现了4993辆,实属拉胯。
今年,极狐又提出了“争取4万辆”的年销目标,但上半年总共只卖出了6723辆,难言起色。
归根结底,北汽和赛力斯,各自和华为的合作模式是不同的。
余承东曾经透露过,华为在汽车业务上有3种模式:为车企提供标准化零部件的模式、为车企提供从硬件到软件全栈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解决方案的hi(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全面介入从制造、设计,到营销、用户体验的华为智选模式。
实质上,这是华为内部关于造车2条路线的竞争。
前2种模式都可以归纳为“博世路线”,也就是做技术供应商,不参与造车。而华为智选模式,其实就是在任正非“不造车”的铁令下,一部分人另辟蹊径,变相造车的方案。
赛力斯和华为采用的智选模式,华为倾注了大量资源,从设计到营销一条龙,打的也是华为品牌。这种模式,华为参与得最多,赚得也最多,所以也最上心。
一位华为经销商透露,卖出1台问界m5能拿到8个点毛利,按成交价30万计算,加上车贷及保险收入,卖1辆车能赚近3万块,相当于卖60台华为手机。
而极狐只是hi模式,华为参与的界限,仅到提供技术方案为止了。
从后续发展来看,在问界出现后,极狐就从“亲儿子”变成了弃子。不仅极狐阿尔法s hi持续难产,之后也一直没能进入华为销售渠道,更别说是由余承东亲自宣传之类的待遇了。
相反,今年年初华为内部会议上,余承东曾说过一段话:“选我们车bu的企业,包括国企、央企,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产品设计、体验没有哪一项东西行!月销只有个位数,tmd喝西北风去了。”
业内普遍认为,他这段话中的“国企、央企”,指的就是北汽。
如今,失去华为的光环,北汽极狐就被迫把这种真实成色曝光在聚光灯下。
尴尬的不只是北汽,极狐和问界的天壤之别,更凸显了当前一个伪风口的真实境况。
2、自动驾驶,不需要?
2020年10月,特斯拉将酝酿已久fsd(full self-drive,全自动驾驶)以beta方案推向美国市场。
尽管过往自动驾驶事故的余波未了,新的事故也一桩接一桩,但他们在视频中展示的极具未来感画面,成功激起了全球科技行业的热情和想象。
次年4月,华为也发布了一段非常高级的自动驾驶视频,将自动驾驶热潮导向了国内。
一时间,汽车测评纷纷增加自动驾驶环节测试,各大车企将其纳入销售话术之内,媒体也大肆吹捧“自动驾驶未来已至”。
然而,华为前后2代“亲儿子”当前的冰火两重天却说明,自动驾驶没有那么重要。
华为对问界品牌是相当上心的,几乎是将最好的软硬件一股脑堆到车上。
但在自动驾驶方面,虽然鸿蒙车机在人机互动和打通车内外使用环境上出类拔萃,华为却并没在核心环节——自动/辅助驾驶上,让自家备受关注的ads高阶自动驾驶上车,而是采用了博世的方案。
这并不是因为博世的技术更强。相反,据36氪报道,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是相对落后的。
某造车新势力员工在采访中表示,博世整体还是偏低级的自动驾驶,在高阶自动驾驶方面优势并不突出。
和华为合作的主机厂员工则透露,其内部高端车型的高配用的是华为自动驾驶方案,只在低配上使用博世方案。
显然,华为并没有在问界车型上配备最强的自动驾驶方案。
但是另一边,极狐阿尔法s却是有的。
今年5月上市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搭载了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解决方案——包括ads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号称是全球首个支持城市道路高阶自动驾驶的量产车。余承东也表示,至少在今年年底,“都不会有哪款车的自动驾驶能力比这款车更好”。
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全套顶尖自动驾驶系统的问界,爆卖;配备全套顶尖自动驾驶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只在公布了1500辆的预订辆后,就在无声息。
这中间或许有华为品牌加持力度不同的原因,但这也说明,自动驾驶还远没有发展到成为汽车核心消费需求的程度。至于 “风口”一说,在无法从消费市场造血的情况下,再怎么热闹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而这,只能归咎于行业发展不给力,当初画下的大饼太大,反过来把自己噎住了。
直到2022年的今天,没有一家厂商敢明确说自己提供l3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换言之,几年前就画下的自动驾驶大饼,如今仍然只停留在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和自动泊车之类的“零嘴”功能上。
想要放开手让车辆“智能”地自由奔行?可以,但是出了事还是你自己负责。
这显然离大众印象里的自动驾驶差之甚远。
在最初的激烈炒作之后,这个领域技术进展和商业模式推进的缓慢,已经逐渐磨灭了消费者的耐心。
如今,行业内笼罩着一股悲观情绪。
不久前,特斯拉ai人工智能与autopliot负责人andrej karpathy宣布辞职,被外界视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速度放缓,无法满足其在技术发展方面心理预期的体现。
而在国内,华为自动驾驶系统cto和车bu首席科学家陈亦伦博士、蔚来自动驾驶副总裁章健勇、理想汽车cto王凯等行业大佬的人事变动,都在传递着自动驾驶领域的“寒气”。
3、未来,在路上
当然,不必对自动驾驶的前景过于悲观,没有人会否认,这代表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从目前来看,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障碍在于,行业各方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风险与回报不平衡。
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l1和l2级别的自动驾驶,出了事故驾驶员负责。l3以上,出了事故车企负责。
这就意味着,一旦推出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系统,车企面对的风险将陡然上升,但却不一定能提升多少销量。
在未来,自动驾驶还将作为一个基点,撬动物联网、人工智能、能源、物流等多个产业发展。
据英特尔公司测算,到2035年,自动驾驶技术创造的总市场价值会达到8000亿美元,而在接下来的15年,这个市场将会迎来更恐怖的增长,到2050年达到7万亿美元的规模。
这个前景如此广阔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成本和责任,却要自动驾驶企业单独承担,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显然是相当不划算的,那么他们最好的选择自然是龟缩不动,等着别人先探路牺牲。
这显然是一种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分配模式。
但是它并不是无解。
比如说,通过强力主体重新协调利益分配,要么从法律层面重新平衡各方责任与回报,要么直接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对行业进行扶持。
又或是从商业层面出发,针对行业预期风险与回报不平衡的核心问题,推出专门的保险业务,精确衡量风险,并提出合理的分配方案。
计算机系统在确定性上比人脑更强,如果保险公司能够衡量个人驾驶的风险并推出相应业务,那就也能推出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业务。
目前,英国、日本等都在探索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保险的可行方案。
从当前来看,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充满信心。
2021年,自动驾驶赛道的融资额较2020年增加2倍以上,超过1500亿元。
和2015年左右第一波盲目投资的热潮不同,像是地平线、禾赛科技、智加科技等有着清晰商业化图谱,甚至已经在部分场景实现技术落地的厂商更受资本青睐,其获得的投资数额以亿美元计。
今年一季度,国内再完成46起自动驾驶企业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过17亿美元;二季度虽然受疫情影响短期遇冷,但仍有28家企业完成融资。
其中,商用自动驾驶和robotaxi领域的2家头部企业——文远知行和如祺出行分别拿到4亿美元和10亿人民币融资。
l4级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以超4亿美元融资金额成为一季度融资金额数排名第一企业。企查猫显示,文远知行近两年共计获得5轮投资,总披露金额超过10亿美元。
最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他们在去年11月以c 轮的超5亿美元融资,c轮融资额超过10亿美元,成为当年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融资事件,轰动全球。
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的资本力量可谓群英荟萃,既有上汽、奔驰、通用、丰田和蔚来等车企,也有ggv、真格、创新工场、蓝湖等知名投资机构,甚至还同时吸引了腾讯系的腾讯投资、阿里系的云锋资本、小米系的顺为资本入局,俨然有了号令群雄的模样。
不说其他,在此之前,能够同时获得腾讯系和阿里系投资的滴滴、美团、哔哩哔哩,后来都成为行业巨头。
如今momenta的表现,是否也意味着,自动驾驶行业,也迈出了巨头时代的第一步?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的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华为“不造车”的造车“套路”》,燃次元
[2]《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赛道:融资冰火两重天》,赛博汽车
[3]《国外自动驾驶保险模式带来的启示》,新华网
[4]《40万元买情怀!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很难“卖断货”?》,车智驾
p30 q9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咨询专线:400-068-7188
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 copyright © 1998-2022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投稿
×